業務概況
該業務主要針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,在可行性論證階段,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、危害程度、對勞動者健康影響、防護措施等進行預測性衛生學分析與評價,確定建設項目在職業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,為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提供科學依據。
評價內容主要包括選址、總體布局、生產工藝和設備布局、建筑衛生學、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、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、輔助用室、應急救援、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、職業衛生管理、職業衛生專項經費概算等。不包括建設期的相關內容。
開展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的目的是貫徹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》及國家相關的法律、法規、規章、標準和產業政策,從源頭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,防治職業病,保護勞動者健康。識別、分析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,評價危害程度,確定職業病危害類別,為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提供科學依據。從職業病防治角度評估建設項目的可行性,為建設項目的設計提供必要的職業病危害防護對策和建議。
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特點,一般采用風險評估法、類比法、檢查表分析法等進行綜合分析、定性和定量評價;必要時可采用其他評價方法。
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工作程序
![](/changning1/UploadFile/201232384318786.jpg)
客戶提供資料
1、建設項目立項批復文件、項目地理位置紅線圖
2、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資料(或初步設計文本)
3、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方案及說明書
4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(書)、安評報告書
5、生產工藝流程圖
6、總平面布置圖及技術參數
7、設備清單及其布置圖
8、原料輔料使用情況(組成,用量,儲存量等),生產流程中存在化學物料名稱(中間品,
副產品等),及其產品安全技術說明書(MSDS);
9、生產制度、崗位定員及勞動制度
10、擬采取的職業病防護設施(降噪、防塵毒、防高溫、防振動、防電離輻射等)
11、個人防護用品及管理措施
12、應急救援
13、衛生輔助設施(衛生間、浴室、食堂等)
14、設備維修管理措施,人員培訓制度,職業禁忌疑似職業病管理,人員健康監護
15、職業病防治專項經費概算
16、三廢處理情況
17、其他
評價標準
1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》(中華人民共和國第52號主席令)
2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》(中華人民共和國[2002]第70號主席令)
3、《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》(國務院[2002]第344號令)
4、《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》(國務院[2002]第352號令)
5、《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》(衛生部[2002]第21號令)
6、《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》(衛生部[2002]第23號令)
7、《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》(衛生部[2002]第25號令)
8、《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》(衛生部[2006]第49號令)
9、《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審查規定》(衛監督發[2006]第375號文)
10、《職業病目錄》(衛法監發[2002]第108號文)
11、《工業企業職工聽力保護規范》(衛法監發[1999]第620號文)
12、《建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》(衛法監發[2002]第63號文)
13、《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》(衛法監發[2002]第63號文)
14、《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》(國家安監總局[2009]第23號令)
15、《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》(國家安監總局[2009]第27號令)
16、《勞動保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》(國家安監總局[2005]第1號令)
17、《江蘇省勞動保護條例》(第四次修正)2004年7月1日施行
18、《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》GBZ1-2010
19、《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》 GB50187-1993
20、《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》GB5083-1999
21、《生產過程安全衛生要求總則》GB/T12801-2008
22、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》GBZ158-2003
23、《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》GBZ159-2004
24、《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測定》GBZ/T160-2004
25、《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測定》GBZ/T160-2007
26、《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》 GBZ188-2007
27、《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》GBZ2-2007
28、《工作場所防止職業中毒衛生工程防護措施規范》GBZ/T194-2007
29、《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技術導則》GBZ/T197-2007
30、《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規范》 GBZ/T203-2007
31、《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信息指南》GBZ/T204-2007
32、《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》 GBZ/T11651-2008